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院首页 
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 正文

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成立二十周年学术会议暨第十八届长江水环境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王锐        发布时间:2023-11-27        阅读量:

1124日,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成立二十周年学术会议暨第十八届长江水环境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为了厘清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长江流域重大水环境问题,2003年由同济大学牵头长江沿江高校成立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目前由十所成员高校组成,覆盖长江经济带七个省市。在协作组成立二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协作组学术年会及第十八届水环境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由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同济大学低碳发展、环境治理与健康交叉学科群,上海市环境与生态高峰学科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流域水环境,共吸引了来自各协作组成员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260余人参加,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我国长江水环境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携手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江流域贡献智慧与力量。

20513

大会合影

上午8:30大会正式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同济大学副校长赵宪忠、同济大学原副校长赵建夫、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班子,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任与历届主任、十所协作组高校代表等出席了开幕式。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志伟主持开幕式。赵宪忠副校长代表同济大学向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指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要通过高水平保护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在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需求引领下,二十年来紧紧围绕长江流域水环境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国际学科前沿,充分发挥了高等院校科技和人才的巨大优势,成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各位与会专家学者与同学们在本次会议中交叉碰撞学术思想,为推动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保护建言献策,推动同济双一流建设迈上新台阶。

王志伟教授主持、赵宪忠副校长致辞

大会播放了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成立二十周年历史回顾纪念视频。视频追忆了协作组成立的历史背景,回顾了协作组二十年中不断发展的珍贵历史时刻,也集锦了各成员高校负责人的祝福。随后,大会为赵建夫、尹大强等12位嘉宾颁发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建设特别贡献奖,由赵宪忠副校长,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徐斌,院长王志伟为获奖嘉宾颁奖,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发起人赵建夫教授发表感言。赵建夫教授回顾了二十年前在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举办第一届学术会议的情景,自此沿江的十所高校为保护长江水环境这一共同目标紧密团结、协作互助开展系统研究与学术交流,并建立了深厚友谊。赵教授特别感谢了兄弟院校给予同济的帮助,并积极鼓励年轻一代为长江大保护继续奋斗,创造更加辉煌的新的二十年。

协作组建设“特别贡献奖”颁奖仪式

协作组发起人赵建夫教授发表感言

     大会报告环节首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教授作了《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关键要素分析》特邀报告。徐院士指出,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工作由习总书记亲自谋部署、亲自推动,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在报告中,徐院士根据团队近年的研究指出目前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仍面临的五个挑战,分析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的关系,详细阐述了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关键要素与管理对策,并提出流域水环境治理需进一步强化流域统筹协调,进一步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协同作用,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与管理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教授作特邀报告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由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郑雄教授,以及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亚宜教授主持。浙江大学王东升教授、同济大学杨守业教授、南京大学杨柳燕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刘德富教授、重庆大学郭劲松教授、三峡大学杨正健教授、武汉大学朱联东教授分别做了大会主旨报告。

郑雄、王亚宜教授主持大会主旨报告

浙江大学王东升教授报告题目为《中水回用之路、耦合技术簇、水质风险控制与未来》,王教授围绕中水回用-面向无污染的未来的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提出针对微污染物群控制与增加污水回用难题需探索基于风险控制的多元微界面耦合强化机制,寻找适合我国实际需求的高品质再生水处理工艺,并基于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高品质再生水水质分质提升方案。同济大学杨守业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长江地球化学与环境演变》,杨教授围绕长江地球化学研究的新进展和陆海统筹的长江研究建议,展示了跨时空尺度的长江流域沉积学特征、水化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并结合过去30年长江流域水库和大坝建设等人类活动对流域风化过程及碳汇的影响,探讨了长江下游面临着巨大生态环境风险。南京大学杨柳燕教授报告题目为《藻华暴发湖泊磷循环过程及其微生物机制研究》,杨教授针对太湖蓝藻爆发的科学机制,分析了蓝藻合成聚磷及其生态学功能、藻华爆发中湖泊磷的四重循环过程、紫外线对藻华爆发的助力、水华蓝藻释磷过程及其机制,总结了太湖总磷浓度与蓝藻密度呈现交互作用关系,提出湖泊磷的四重循环是蓝藻爆发的维持和放大机制的重要观点。

王东升、杨守业、杨柳燕教授做大会主旨报告

湖北工业大学刘德富教授报告题目为《三峡水库支流与水华机理及调控研究进展》,刘教授通过结合团队多年研究进展,系统展示了对三峡水库干支流水动力特征分析与水华的生消机理和预测预报的研究成果,并对三峡水库的生态调度提出重要建议。重庆大学郭劲松教授报告题目为《三峡水库水华与温室气体研究 15 年》,郭教授回顾了国际学术界关于水库温室气体研究的四个阶段,讲述了三峡水库的水电问题在国际引发的争议,以及在国家“973”课题支持下我国对于水库发电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取得的重要突破。三峡大学杨正健教授报告题目为《河湖水生态系统研究的新思考:溶解性气体组分(DGC)假设》,杨教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了溶解性气体组分(DGC)的假设概念,通过基于分级氧化原理指出了水体缺氧是水质恶化与水生态系统失衡的根源所在,并探讨了基于DGC假设的水生态环境问题的新思考。武汉大学朱联东教授报告题目为《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朱教授围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详细阐述了目前的应用基础、规模放大与综合利用问题,提出针对微藻生物燃料经济性较差的问题,可通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微藻生物燃料生产的耦合,优先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藻渣生产生物燃料,最终实现分级利用联产与产品的综合经济性。

刘德富、郭劲松、杨正健、朱联东教授做大会主旨报告

24日下午1330,四个分会场报告正式开始,涵盖了长江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演变、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修复、流域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态效、流域水污染控制技术与应用、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饮用水安全、新污染物监测与毒性效应机制、流域水环境智能监测与智慧管理、流域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8个主题,共有来自各协作组高校的102位研究生进行口头汇报,并由各高校老师进行主持、点评和评分。分会场报告环节一直持续到下午六点,参会老师与同学们热情互动、思维碰撞,现场讨论热烈、精彩纷呈。

四个分会场报告掠影

下午,由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郑雄教授主持召开协作组负责人/联系人会议,来自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十所成员高校的负责人/联系人与代表教师参加了会议。围绕开展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建议、协作组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设想等主题,来自各成员高校的专家老师们各抒己见,为更好地推动长江水环境研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出诸多中肯建议。会议同时讨论决定,下一届协作组学术会议将由重庆大学承办。

协作组负责人与联系人会议

大会于18:20左右举行闭幕仪式,并由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林思劼教授主持。闭幕式上,林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感谢所有参会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感谢会务组和志愿者们的精心准备和辛苦付出,随后特别播放了来自各成员高校负责人的祝福视频集锦,并颁发了优秀研究生学术报告奖。

大会闭幕式与优秀研究生学术报告颁奖仪式

本次大会围绕长江水环境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汇聚了沿江十所高校的师生们,聚焦长江水环境科技创新开展了深入交流与研讨,进一步促进了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的协同创新,携手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江流域贡献高校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2022年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