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环境科技创新发展论坛
暨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第二十届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5年11月7日-9日,长江水环境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第二十届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联合承办,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江流域水环境”为主题,来自协作组成员高校的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共240余人参加,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我国长江水环境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会议开幕式由武汉大学周培疆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强调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在流域生态保护中肩负重要使命,希望与会专家借助本次论坛平台深化协作,共同破解长江水环境治理难题,为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贺行洋介绍了联合承办单位的筹备情况,表示将全力保障论坛期间的学术交流与服务工作。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发起人、同济大学赵建夫教授回顾了协作组二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并特别提到从2003年宜宾第一届会议至今,协作组见证了长江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十所高校始终秉持协作初心,形成了覆盖全流域的科研协作网络,希望青年学者继续传承协作精神,勇担长江保护的时代责任。




大会主题报告上半场由武汉大学朱联东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龚正君教授共同主持,下半场由湖北工业大学刘瑛教授、同济大学成水平教授共同主持。浙江大学王东升教授、南京大学翟晓磊教授、井冈山大学周彦波教授、同济大学黄清辉副教授、武汉大学毛旭辉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刘瑛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龚正君教授、云南大学王海军教授、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辛小康教授、重庆大学晏鹏教授、三峡大学刘湘教授分别做大会主旨报告。











11月8日下午,会议围绕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流域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策略、流域黑臭水体治理与长效管理机制、流域污染物环境行为与饮用水安全、流域新污染物识别、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流域水环境智能监测、风险预警与智慧水务等七个主题设置四个分会场,来自协作组高校的88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进行口头汇报与学术交流,并评选优秀研究生学术报告。
会议还同步召开了协作组负责人/联系人会议,围绕长江环境样品库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社会服务、运行机制等主题,来自各成员高校的专家老师们各抒己见,为更好地推动长江水环境研究科技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中肯建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青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南昌大学加入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的申请。会议讨论决定,下一届协作组学术会议由浙江大学承办。浙江大学胡宝兰教授代表下届会议承办单位向兄弟院校单位发出热情邀请。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长江水环境科技创新发展搭建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彰显了长江沿江高校在服务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将推动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向更精准、更协同、更智能的方向稳步发展。